INFORMATION
把各种概念和想法转化成不同的视觉设计
协调和理解客户的需求
在园区可持续制造设计中实施能源管理,能够在经济、环境和社会层面带来显著效益,推动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建立能源管理系统(EMS):安装智能电表、水表、气表等能源计量设备,实时监测园区内各企业、各区域的能源消耗情况。通过EMS收集、分析能源数据,实现对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,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环节和节能潜力点。
实施能源审计:定期对园区内的企业和公共设施进行能源审计,评估能源利用效率,找出高耗能设备和工艺,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改造措施。例如,对于一些老旧的生产设备,可通过更新换代或技术改造,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。
优化能源供应结构: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,如在园区屋顶、空地建设太阳能电站,在周边合适区域建设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等。同时,考虑引入生物质能、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,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,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。
储能系统的应用:配置储能设备,如锂离子电池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等,在电网低谷时段储存电能,在高峰时段释放电能,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,降低园区的用电成本,同时减少电网负荷波动,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。
能源需求侧管理:通过经济激励措施,鼓励企业调整生产计划,将部分非关键生产环节安排在电网低谷时段进行,实现错峰用电。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,如高效照明系统、节能空调、变频设备等,降低企业和园区公共区域的能源消耗。
能源合同管理(EMC):引入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,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实施节能项目。由能源服务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、设计、建设和运营,园区企业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支付服务费用,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,提高园区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。
微电网建设:构建园区微电网,将园区内的分布式电源、储能系统、用电负荷等进行有机整合,实现内部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优化调配。微电网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,在满足园区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时,将多余电力输送到电网,提高能源利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。
加强能源管理培训与宣传: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和员工参加能源管理培训课程,提高其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水平。通过宣传栏、内部刊物、线上平台等渠道,宣传节能知识和先进的节能技术案例,营造园区节能的良好氛围。
专业可信
快速响应
量身定制
一站式服务